中国奥运6大优势项目第一枚金牌得主,你知道是谁吗
2021年东京奥运会项目一共有33个大项、339个小项,根据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上的表现,我们有6个很不错的优势项目,分别是乒乓球、跳水、射击、举重、体操,羽毛球。
乒乓球是国球,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,还有一个有“梦之队”之称的中国跳水队,这两个项目在奥运会中总是大包大揽,只有发生意外情况,其他国家才能分得一枚金牌。
中国奥运军团从1984年正式参加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,到东京奥运会一共参加了10届夏季奥运会,获得262枚金牌,稳居体育强国第一方阵,实现了高质量发展。
第1枚奥运乒乓球金牌
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双打陈龙灿、韦晴光获得冠军,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。
韦晴光左手直握球拍,可谓是80年代直板选手的集大成者,他左手直拍快攻打法,落点刁钻,控制好,经常能打出一些匪夷所思的球出来。陈龙灿在当时的国乒属于二号人物,当家球员是江嘉良,陈龙灿、江嘉良、韦晴光被称为中国乒乓球的三剑客,是耳熟能详的乒乓明星。
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,男双组合韦晴光和陈龙灿在决赛中以2:1战胜了南斯拉夫的卢普莱斯库/普里莫拉茨获得了24届汉城奥运会男双冠军,这是中国队在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上的首枚金牌。
韦晴光(左),陈龙灿
韦晴光,陈龙灿(左)
陈静在汉城奥运会获得乒乓球女单冠军,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奥运会乒乓球金牌得主。
1988年汉城奥运会,乒乓球首次列入比赛项目,队员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。国乒队放弃了一批老队员,选择20岁的陈静出征奥运。决赛中,陈静以3比2战胜队友李惠芬,夺取女单金牌。
此后陈静又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、悉尼奥运会,她3次出征奥运会,共夺得一金、两银、一铜。
陈静
陈静
第1枚奥运跳水金牌
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,周继红以435.51分夺得10米跳台跳水冠军,成为中国跳水队奥运金牌第一人。
1977年,12岁的周继红被选入湖北省跳水队,开始接受专业跳水训练。由于身体条件好,周继红的成绩提升很快。
1981年,16岁的周继红参加全国跳水锦标赛并夺得金牌。
1984年,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,19岁的周继红替补受伤的吕伟,参加跳水项目。在比赛中,力压群雄,以总分435.51赢得了女子10米跳台冠军,这是我们第一块奥运会跳水金牌,实现了零的突破。
周继红
周继红
第1枚奥运射击金牌
1984年7月29日,27岁的许海峰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比赛第二天,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射击50米比赛金牌,实现了中国在奥运金牌史上“零”的突破。
比赛第一天,许海峰一鸣惊人,一枪射下中国军团第1枚金牌,同时也是中国奥运史上第1枚金牌。
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历史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,也是本届奥运会以来第一块金牌,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他颁发了奖章,并献上了鲜花,另一名中国选手王义夫以564环的成绩获得了铜牌。
许海峰(右),王义夫
时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许海峰颁奖
第1枚奥运举重金牌
曾国强,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举重金牌,为中国代表团赢得该届奥运会第二枚金牌,也是中国奥运会史上的第二枚金牌,并成为中国第一位摘得奥运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。
1984年7月29日,年仅19岁的曾国强在52公斤级的比赛中,抓举比赛中以105公斤的成绩居第三,挺举比赛第一次试举成功举起130公斤,最终以夺得235公斤的总成绩夺冠。
同年,曾国强在第38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获总成绩和挺举两项冠军;并在第16届亚洲举重锦标赛上获52公斤级抓举、挺举、总成绩三项冠军。
曾国强
曾国强
曾国强
第1枚奥运体操金牌
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,马燕红勇夺奥运会高低杠金牌,成为我国第一个奥运女子体操世界冠军。
她既是我国第一个夺得女子奥运会体操金牌的选手,也是我国第一个在1979年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。
在洛杉矶奥运会上,马燕红成功进入决赛。可是到了决赛前,因为劳累和紧张,她的慢性阑尾炎复发了。为了四年一次的奥运会,马燕红找到队医,打了一针止痛针,敷着热水袋,在队友的搀扶下来到了比赛场。
到高低杠决赛上场之后,马燕红已经完全忘记了所有的疼痛。以一个漂亮的分腿上杠,像一个轻盈的燕子,娴熟地在高杠、低杠之间翻飞、穿梭。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准确、优美和惊心动魄。下杠时再次使出了看家本领——“马燕红下”,腹回环绷杠团身后空翻转体360度。只见她在空中腾飞后,双脚如钉子般稳稳地落在了蓝色的垫子上。
马燕红的这套绝技动作,被国际体操联合会命名为“马燕红下”,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。
当天的高低杠团体赛、个人全能和单项比赛中,马燕红均获得了满分,这是十分罕见的记录,也显示出了马燕红在高低杠项目上的“王者”地位。
马燕红
马燕红
第1枚奥运羽毛球金牌
中国第一枚羽毛球奥运会金牌是羽毛球女子双打金牌,是由葛菲、顾俊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的,实现了中国人在奥运会赛场上羽毛球金牌零的突破。
葛菲和顾俊,是天生的“一对”,更是“天下第一双”。
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,在前四场比赛中,她们以总比分120比39获胜,并顺利进入决赛,对决当时的世界排名第一的韩国选手吉永雅和张惠玉组合。比赛中葛菲和顾俊不停向对手发起攻击,通过战术组合,完全打乱了吉永雅和张惠玉的节奏,葛菲和顾俊以两个15:5获胜,用时仅仅36分钟就结束了比赛。
葛菲 顾俊在亚特兰大奥运会赛场
葛菲(左),顾俊
葛菲一共获得了13次世界冠军、7次亚洲冠军、11次全国冠军,还同她的搭档蝉联过第26、27连续两届的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冠军,被誉为“羽坛皇后”。
葛菲
顾俊获得过世界羽毛球赛、奥运会、亚锦赛、亚运会等多项冠军。1998年获评为世界“十佳”运动员,1999年被体育总局评为“新中国体育运动五十杰”之一,曾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。
顾俊
中国已经从一个体育大国成长为一个体育强国了,希望今后有更多的运动员获得更多的金牌,为国争光。